标题:实时快评!超市低价限购商品“分文不直”,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导语:近日,某大型超市推出了一系列低价限购商品,然而,消费者在购买时却发现,这些低价商品竟然“分文不直”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本文将通过对消费者的采访和专家点评,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并探讨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正文:
一、消费者遭遇“分文不直”
近日,市民张女士在一家大型超市购物时,发现了一款标价仅为1元的矿泉水。然而,当她排队结账时,却被告知需要支付10元。原来,这款矿泉水实行限购,每人限购一瓶,且需额外支付9元“手续费”。
张女士表示,她觉得这种做法非常不合理,明明是低价商品,却要收取高额手续费,感觉像是在“宰客”。
二、专家点评:涉嫌违规
针对这一现象,某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表示,超市这种做法涉嫌违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、通知、声明、店堂告示等方式,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、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、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、不合理的规定,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。
该专家指出,超市通过限购手段,强制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,实际上是一种变相涨价行为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。

三、超市回应:系促销活动
对于消费者的质疑,该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低价限购商品活动是为了促销,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关注,提高销售额。至于限购和额外收费,是为了控制商品销量,避免出现抢购现象。
该负责人还表示,超市已经注意到消费者的担忧,并将对相关活动进行整改,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。
四、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
针对超市低价限购商品“分文不直”的现象,专家建议:
-
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,遇到类似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。
-
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超市等经营者的监管,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。
-
超市等经营者应诚信经营,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消费者权益。
结语:
超市低价限购商品“分文不直”的现象,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暴露出部分商家诚信缺失的问题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,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安心、放心。